顶点笔趣阁 > 女帝亦菱 > 第四十五章.今夜月明天已寒(下)

第四十五章.今夜月明天已寒(下)


自知已被发现,皇甫祾无奈地笑了,他一抬手,那些拦住亦菱去路的黑衣人便齐齐闪到一边。

        他们果然是暗卫!亦菱心中暗道。五国盟会之时,自己帮五姐把信交给二姐,那时二姐说她和五姐都发觉宁国内有一股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后来三哥皇甫祉又把他母妃写给濯玉宫宫主的信交给了自己,她便打开看了,那信中说得即是宁庄帝手中的另一股暗中的势力——暗卫。书信中所描述的暗卫正是戴着银面具的黑衣人。如今看来,他们果真是暗卫没错,这也就是说当年庄帝把暗卫这一势力交与了皇甫祾。难道当年……?想到这里,亦菱不禁身形一滞。

        几个月前,在大哥府上,闯入信步园的那些黑衣人应该就是暗卫了。而那几个被自己追丢的,应该就是他们无疑了。当初那个站在信步园西厢房上望着她的清冷的身影,应该就是言熙明了。

        亦菱面无表情地走到三人面前,笑了,“怎么,皇上,言相,余队长,总是对将军府情有独钟?上次大驾光临了岳将军府,今晚又大驾光临寒舍。”

        皇甫祾微微一笑,眼中却闪着精明的光,“你,是如何知道暗卫的?”

        亦菱直视着皇甫祾的凤眼,忽然记起了五国盟会的第一个晚上,两人在回将军府的路上他说过的话。

        ……战争,很有意思么……

        ……嗯?……

        ……战场,很有吸引力么……

        ……吸引力?……

        ……对赵将军来说,战场,很有吸引力么……

        ……吸引?谈不上。只不过是一时的事,也许不久以后就会离开了……

        ……离开?你要去哪里?……

        ……哦,我的意思是离开战场,不再当将军……

        ……也好,一个女孩子不应该总是呆在那种充满血腥的地方……

        ……那如果过一段时间宁国又会有战事呢?你还会上战场么……

        ……过一段时间?……

        ……哦,我是说如果……

        对,记得那时,皇甫祾说这句话时,别开了眼,显得有些不自然。这么说,可能从一开始这一切都是大哥岳悠然、二哥赵子安、三哥皇甫祉,还有皇甫祾和言熙明他们设计好的

        如果一切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样,那皇甫祎岂不是……?亦菱心中不由地一惊。

        “暗卫,你究竟是如何知道的?”皇甫祾见亦菱并未回答,追问道。

        亦菱收回思绪,继续直视皇甫祾的双眼,“我是怎么知道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亦菱又向前一步,贴近皇甫祾,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道,“睿王现下正在商都,与平南王在一处。”

        闻言,皇甫祾身形一滞。

        亦菱嘴角勾起一丝笑意,继续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道:“他们似乎决议先联手扳倒太子,让平南王顺利继位,然后再回来找你……”

        皇甫祾脸色微微有些凝重。

        亦菱笑得愈加灿烂,“皇上现在似乎应当把重心放在你的那位三皇兄身上,而不是放在元帝身上。”

        皇甫祾直视着亦菱,目光灼灼,似乎是要透过她的双眼,看透她的内心。

        可是亦菱却适时地垂下了双眼,转而又对言熙明笑道:“言相也真是,都来贵府了,也不说请我喝杯茶。不过,看在你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的份儿上,就姑且原谅你这一回了,下不为例哦。”亦菱故意把“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几个字咬得很重,言熙明望着亦菱,明净若琉璃般的双眸中,又是无辜,又是无奈。

        亦菱又转而对余昕笑道:“上一次余队长光临信步园,没能请您喝杯茶,这一次又是初次光临寒舍,又没能请您喝杯茶,实在惭愧,来日一定补上。”

        余昕不自然地笑了笑。

        亦菱又毕恭毕敬地对皇甫祾拱手行礼道:“皇上,末将今日刚归府,府上还有许多事要处理,末将就先告退了。”说完不等皇甫祾允诺,就双足点地,施展轻功,闪身离开了。

        亦菱并不是找借口告退,而是她府上的的确确有事要处理。那个安静从容,清俊温和,如莲花一般的男子,此刻正在她府上。想起那个孤寂而清冷的身影,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回去,却连她自己也不明白这急切心情背后的原因。

        将军府。

        梧桐院。

        亦菱落入院中,顾不上理会那些身着将军府侍卫衣服,暗中守着梧桐院的玄卫,径直走进了正房内。

        东屋床榻上,一个气质清华,却又孤寂清冷的身影轻靠在软垫上,窗外明亮的月色映照着他那精致的面容,那脸色竟是那样的苍白。听到有人进来,他缓缓地转过脸来,将视线移到亦菱身上,那双眸竟是那样的清明澄澈。他浅浅一笑。

        亦菱心中没来由地一动,她慌忙别开眼,看着站在一边的那个天牢的小狱卒,小狱卒已换上了一身将军府家丁的衣服。

        “将、将军。”感受到亦菱忽然转过来的视线,那小狱卒结结巴巴地道。自打亦菱走进屋内,他就一脸紧张和恐慌,仿佛亦菱是什么血口大张的猛兽,下一秒就要把他和他尊敬的元帝一并吃掉一样。

        “你叫什么名字?”亦菱问道。

        “回、回将军,小、小的张设。”小狱卒慌忙道。

        “咳咳……”皇甫祎忽然又剧烈地咳起来。

        亦菱连忙走到榻边坐下,轻轻地抚着他的背。许久,皇甫祎才渐渐地止住咳。亦菱望着月光下他愈加苍白的面容,蹙起了眉,他的病似乎更严重了。

        亦菱对小狱卒张设怒道:“我不是已经让你们头儿去给他找了个郎中么?怎么不见好?”

        张设闻言慌忙解释道:“回、回将军,我、我们头儿确实吩咐过小的去找个郎中,小的也找了,郎中也开了药方,小的也给皇……公子煎好了,可是,可是公子就是不喝啊!小的如何劝也不管用啊!”

        亦菱把视线移到皇甫祎身上,皇甫祎也看着亦菱,轻声道:“有毒。”

        亦菱闻言“唰”地一下把目光移到张设身上。

        张设吓得差点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将、将军,不、不、不是小的呀!”

        皇甫祎好听的声音响起,“是药方本身的问题。”

        “你找的什么破郎中!”亦菱大怒,对张设吼道,声音不由地提高了八度。

        “莫要怪他……”皇甫祎说完,忍不住又咳了起来,他以手掩口,再移开时,手心赫然绽开一抹艳红。

        亦菱大惊,忙对守在门外的侍卫道:“快去把沈公子请来!”

        沈彦真来的时候,亦菱已经扶着皇甫祎在床榻上躺好,并且放下了床榻边的纱幔,只让皇甫祎伸出一只手来。

        沈彦真为皇甫祎诊了诊脉,亦菱紧盯着沈彦真的面容,不想错过他脸上的任何表情。

        片刻后,沈彦真蹙起了眉。

        亦菱心中一沉,“怎么样?”

        沈彦真抬眼看着亦菱,面色有些凝重,“我们到外面说。”

        亦菱随沈彦真走出了卧房,反手关上了屋门,焦急地走到沈彦真身边问道:“他怎么样?”

        沈彦真转身看着亦菱,低声道:“里面的那位莫不就是元……?”

        “是。”亦菱点头。

        沈彦真轻叹口气,沉声道:“他的病有些时日了,如果用药不慎,恐怕会很危险,最好是请从前常为他诊病的了解他常用什么药的太医来,这样比较保险。”

        亦菱闻言蹙起眉,“现在都这么晚了,一时半会儿也请不来宫中的太医。”

        沈彦真道:“那我先开一个温和的药方,让他服了,缓一缓,或许会好些。”

        亦菱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的光芒,“那最好不过了。”

        沈彦真写了方子,抓了药,亦菱亲自煎好了,端到了梧桐院。

        层层纱幔后,是那卧榻上抱被而坐的身影,明亮皎洁的月光下,那身影竟美丽得那么凄凉,那么孤寂。

        见亦菱端着药走进来,张设忙上前为亦菱撩开纱幔,亦菱走到纱幔后,来到卧榻边,把手中的托盘轻轻放在卧榻边的方几上。

        张设悄悄地走了出去,掩上了门。

        屋内只余两人。

        亦菱轻轻地撩开卧榻边的纱幔,在榻边坐下。

        皇甫祎转过脸来望着亦菱,几案上跳跃的昏黄烛火将他憔悴的病容映得愈加苍白。

        亦菱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便伸手端过托盘上的药碗,轻声道:“该喝药了。”

        皇甫祎浅笑着,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没用的。”那声音中有掩饰不住的虚弱和疲惫。

        亦菱心中微微一颤,不解地看着他。

        皇甫祎摊开手掌,露出他方才一直攥在手中的一方丝绢,素白的丝绢上满是斑斑点点的鲜血,红的那么触目惊心。

        亦菱身形一颤。

        “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皇甫祎浅笑道,那笑容中竟透着些许无奈,悲伤和凄凉。

        亦菱听到这话,不知怎么的,竟簌簌地落下泪来。

        皇甫祎看到,有些不知所措,他伸出手,想用那修长苍白的手指为亦菱拭去眼泪。亦菱却蓦地别开头,皇甫祎的手停在半空中。他无奈地浅浅一笑,缓缓放下手,轻声道:“不要哭,好么?”他的声音虽然有些虚弱,却是那样的低柔好听。

        亦菱不禁隔着泪眼看了他一眼,却看到在屋内昏黄灯火和窗外皎皎月光的交相映照下,他那精致如画的面容苍白的近乎透明,好像随时会从她面前消失一样。亦菱不敢再看,她垂下眼,眼泪簌簌而落,“啪嗒啪嗒”地落入药碗中。亦菱把药碗强行塞入皇甫祎手中,抽噎着,多少还带着些怒气道:“喝、喝药!”

        皇甫祎温柔地看着亦菱,“那我把药喝了,你不哭了,好不好?”说完,他一手拿起药碗,微微仰头,将药碗中浓黑的药一饮而尽,然后轻轻放回托盘上,许是方才喝药喝得有些急,他又忍不住轻咳出声。

        听到他轻咳着却刻意想要忍住的声音,亦菱再也忍不住了,痛哭出声。

        “怎……怎么了?”皇甫祎的声音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慌乱。

        亦菱双手掩面,身体因哭泣而不住地颤抖着。

        皇甫祎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将她拥入怀中。

        亦菱靠在他的怀里,却哭得更凶了。

        许久,皇甫祎悠悠长叹:“我要怎样,你才能不哭呢?”

        那声音低柔好听,亦菱身体不禁一震,她仰起脸,泪眼朦胧,“还我大哥……还、还我二哥。”

        皇甫祎眼中一痛,“他们已经离世,纵使我有回天之力也不能让他们活过来,我的命就在这里,姑娘要拿,尽管拿去便是。”

        亦菱又将头靠回皇甫祎的胸膛,伸手环住他的腰身,抽泣着道:“我、我才不要你的命呢!我不许、不许你死!”

        皇甫祎浅浅一笑,“好,我不死。”

        亦菱听到皇甫祎的话,莫名地安下心来。

        皇甫祎拥着亦菱,轻声道:“你大哥、二哥的离世,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既然你这么想让他们回来,不如就让我来做你大哥,做你二哥好了。”

        亦菱抬眼望着他。月光透着窗棂静静地落在他精致的面容上,他如画的眉眼是那样的温和,那样的轻柔。

        “好么?”他低柔的声音轻轻响起。

        亦菱像被蛊惑了一样,不知不觉地点了点头。

        他又是浅浅一笑。

        两人就这样相互拥着,许久,都没有再说话。

        一切安静的就像时间都静止了一样

        忽然一阵风从窗外吹入,带着秋意。

        亦菱感到一阵寒意传遍全身,她不禁一颤。

        皇甫祎忍不住又咳了起来。

        不知是那一阵冷风,还是皇甫祎因咳嗽而微微震动的胸膛,让亦菱突然清醒过来。她惊跳起身,离开他的怀抱。

        天啊!她到底在做什么?!他病得这么重,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呢?

        看到亦菱突然起身离开他的怀抱,皇甫祎不禁担忧地问道:“怎么了?”

        亦菱连忙伸手关上窗子,“已经入秋了,天气越来越凉了,就不要总开着窗户了。”

        皇甫祎浅笑道:“好。”

        “已经很晚了,赶快歇息吧。休息好了,病才能好得快。”亦菱又道。她扶着皇甫祎在卧榻上躺好,又给他盖好被子,“睡觉的时候要盖好被子,不然会受凉的。”

        皇甫祎依旧浅笑,“好。”

        “快睡吧。”亦菱微笑道。

        “好。”皇甫祎浅笑着闭上眼。

        不知过了多久,皇甫祎微微侧过头,均匀地呼吸着,已经入睡。

        亦菱仍坐在榻边,静静地望着他的睡颜。

        睡着的皇甫祎如画的眉宇中竟透出无尽的孤寂,一种无法言说的,无尽的孤寂。

        亦菱不禁又落下泪来,她连忙用手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她好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他,好让他明白他已不再那样孤寂,可是他病得那样重,要她怎样和盘托出呢?要她如何说出自己已经都知道了呢?

        睡梦中的皇甫祎似是感觉到了什么,微微蹙起眉。

        亦菱见状,连忙抹去脸上的泪水,待确定他依旧在沉睡后,她缓缓起身,轻轻放下卧榻边的纱幔,轻轻端起放着空药碗的托盘,走了几步,轻轻放下外围的纱幔,又看了一眼层层纱幔后那个孤寂的身影,而后轻轻地走出了卧房。

        ……………………………………………………………………………………………………………………………………………………………………………………

        忆安阁。

        亦菱静静地坐在书桌旁。

        忽然,一个黑影闪身进入屋内。

        “宫主。”

        “查清楚了么?”亦菱沉声问。

        “回宫主,清楚了。”女子恭敬地道,“陈太尉的确是咬舌自尽,那日刺杀昭帝的人武术套路虽与玄卫有些相似,但并非是从前追随元帝的玄卫,而是假扮成玄卫的睿王的人。”

        “该死的皇甫禛!唯恐天下不乱!”亦菱低声咒骂道。

        “还有,宁国与巫里一战时,巫里的主帅郑青,表面上是云国太子的门客,他的真实身份是平南王上官绝尘的亲信。”女子又道。

        好你个上官绝尘!亦菱攥紧了拳头,指节嘎嘎作响。亦菱又问:“另一件事查得怎么样了?”

        “回宫主,定南王的母妃董贵妃董思思,的确为我濯玉宫第五代圣女之三圣女。”

        果然。亦菱点头。那天她打开三哥皇甫祉交给她的信,发现信最后的署名是董思思,而且信中也有多处濯玉宫特有的暗语,就猜测三哥的母妃董贵妃(庄帝崩后,被尊为董太妃)就是自己未曾谋面的三姑姑董思思了。

        那女子又道:“三姑姑董思思,虽为濯玉弟子,却并非孤儿。她是董丞相的私生女,三姑姑的生母本是董丞相府上的一名侍女,因容貌出色而被董丞相看中,却在怀上三姑姑之后被董丞相的妻妾赶出了相府,在三姑姑五岁时病逝。三姑姑只好四处流浪,最后被蓝宫主带回了濯玉宫。”

        “三姑姑是如何过世的?”亦菱又问那女子。

        “三姑姑她……她是服了却尘自尽的。”那女子垂首道。

        什么?!服、服了却尘自尽的?

        “为、为什么?!”亦菱满脸震惊。所有的传闻都说是元帝害死了董太妃,她本来就不相信,觉得三姑姑应该是病逝的,可是她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三姑姑竟然会是服毒自尽的。“为、为什么?怎么会?”

        “据说是因为庄帝崩殁,太过伤心,再加上对上官皇后的愧疚,所以……”

        “愧疚?为何会对上官皇后感到愧疚?”亦菱不解。

        “据说当年韩夫人的猝亡与上官皇后和三姑姑董贵妃有关,事发后,三姑姑为了自保,把罪责都推到了上官皇后身上,庄帝把上官皇后打入冷宫中,没过几年,上官皇后便病死在冷宫中。”

        “原来是这样……”亦菱不禁长叹一声,然后走到那女子身边,轻声唤道:“静儿。”

        那女子身形一颤,望着亦菱,“宫主?”

        亦菱微微一笑。

        两个多月前,二姐荆紫芸随大哥岳悠然而去后,她写信给大姑姑,告知了此事,同时向大姑姑要了一些濯玉宫的人,并对她们表明了自己宫主的身份。静儿就是从濯玉宫调出来的那些人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知道自己是濯玉宫宫主的人之一。

        当年,亦菱师从濯玉宫,因天资极高,聪明伶俐,人又勇敢大气,待人热情,性情随和,又是七圣女,所以第六代濯玉宫弟子中有许多人都十分崇拜她,静儿就是她的众多狂热追随者之一。

        亦菱对静儿一笑,“静儿,以后没有外人在的时候,你就不用叫我宫主了,听着怪生分的。”

        静儿望着亦菱,眼中露出欣喜之色,夹杂着崇敬和喜爱,“好。”

        “这就对了。”亦菱笑道。

        “还有一事……”静儿犹豫道。

        “什么事?”亦菱问道。

        “我们在调查这些事的时候,偶然发现九王爷夺位那天,包括陆君心、吴锐在内的大部分玄卫,竟都不在宫中。”静儿蹙眉道。

        亦菱闻言,身形一滞。原来……如此。

        静儿走后,亦菱一个人站在忆安阁的窗前,没有点灯,她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明月。

        一片云飘来,遮住了原本明亮的月。

        亦菱心中尽是说不清的滋味。皇甫祎,你都经历了怎样的痛楚?你又背负了多少伤痛?

        天上的月已无法回答,因为它被云遮住了视线。

        秋风而过,带来了丝丝凉意。

        亦菱却依旧站在敞开的窗前,如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3799_113882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