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女配的青云路(科举) > 第16章 四书五经

第16章 四书五经


时间一天天过去。容景开始学习《论语》。《论语》的篇幅比《大学》、《中庸》更长。一共二十篇: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容景通读完一遍后,容泽道,“先前我已经讲了春秋列国的历史,你结合着历史,以及学完《大学》与《中庸》后自己的感受,来讲讲《论语》。别怕讲错了。以前你曾祖也是这样教我的。”

        容景点点头,开始讲了起来。“圣人诞于春秋,时值礼崩乐坏之际……圣人治《诗》、《书》、《礼》、《乐》、《易》。《论语》者,圣人与其弟子言行记录也。语录为主,叙事为辅。言语简约,寓意深远。开篇《学而》,为道德之入门也。其要义为三省吾身……”

        她心道容颐真是个神人,有那么多超越时代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怪不得容家出了那么多进士。

        讲完后,容泽点评了一番,然后又开始逐字讲解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后时常实践、温习所学,难道不是很愉悦吗?……此为开篇,亦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巧言令色,鲜矣仁。巧、令皆为美好之意。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鲜,少也。花言巧语,粉饰神情之辈,大多缺乏仁德。君子应该谨言慎行……”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虽言敬鬼神而远之,然祭先祖之礼不可废弃,此为孝,亦为德……”

        容泽讲完之后,将一本《论语》递给容景,“这是雷山公的注解本,现在一句看不到了。下次去锦州城的书肆,再买套《论语》,将他的注解抄录上去。”

        容景眼前一亮。这套书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在很多学子苦于解读,夫子也不得其义的时代,容颐的注解无疑为自己免去很多错误、歧义,省下很多时间。

        但很快,她心中涌上感动。容泽这么多年颠沛流离,生活尚且不能自保,却还是尽力保全了这些书籍,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父亲,您辛苦了。”容景喉头哽咽。

        容泽摆摆手,“可惜我离开家中的时候,未能带走全套的祖父注疏十三经,仅有《论语》、《孟子》、《尚书》与《周易》的上半部分,不知余下的都去了哪里。”

        希望不要被毁,那可是一代大儒的心血啊!

        “日后我一定会寻回这些书的。”容景垂下眼帘,轻声说道。

        下午,容家后院,两个姐姐满脸喜色。

        容婷兴奋的手舞足蹈,容娟更是原地翻起了跟斗,看的容泽眉心直皱,“娟儿,你安静些,疯疯癫癫像什么样子。”

        容娟调皮的吐吐舌头,猛地跳进地窖中,伸出右手晃了晃,“父亲,小弟,你们看!”

        只见她手里的草垛子上,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一簇已经长成的平菇。

        容景冲过去,一把抢过容娟手中的草垛,激动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这些平菇灰褐白相间,颜色分明,褶皱清晰,层层叠叠,齐整清香,几乎每朵都有成人手掌大小,看上去肥硕鲜嫩。比山中和集市那些大小不一甚至奇形怪状的菌子不知好了多少倍。

        太好看了,她都有点舍不得吃了……

        “巧夺天工之美!”容泽也忍不住惊叹道。这品相,与其说是食物,更像艺术品。

        “我和二妹数过了,一共三十五个。”容婷颤抖道,“还有一堆,也有三四十个,还在生长。”

        她们单知道容景能种出菌子,但没想到,容景种出的菌子这么多,这么好。

        “留十几个自己吃,剩下的明天拿到锦州城卖。”容泽毕竟是成年人,很快从欣喜中平复过来。卖蘑菇的钱和写话本子的钱一起,他们不仅可以买下《论语》,还可以买下《孟子》。

        当晚,容婷打了两个鸡蛋,和着面粉,做了个鸡蛋平菇汤,鲜的容娟差点咬破舌头……

        第二日,一家人带着话本稿子和平菇去了锦州城。容景先照例去吴四那里交稿,吴四照例问她大有客的消息,她照例又是一番搪塞。收到银子后,她又赊账买了书,然后和等在外面的容泽三人汇合,去了集市。

        此刻集市上人声鼎沸,眼见好点的位置都被人占了,容景只好找了个边角,铺上张屠户送的油布,将临出门时才摘下来的平菇一朵朵整齐的摆好。他们还来不及吆喝,就有人来了。

        “我的乖乖,你这菌子可真好,什么价啊。”一个胖大婶蹲下身来,一朵朵捡起来细看,边看边倒吸气。

        “一两一百文,半斤四百五十文,这里共一斤三两,统共一两。”容景道。

        “好咧!我全要了。”胖大婶毫不犹豫的掏出荷包。这价格和普通菌子一样,但个头却肥硕的多。她状若不经意的问,“这些菌子是在哪里捡的啊?”

        “山上。”容景说,她和父亲与两个姐姐商量好了。种菌子的事不能让别人知道。毕竟这是价值巨大的机密。他们现在虽然摆脱了赤贫,达到了温饱,但依然很弱小。蘑菇种植技术要是被别人知道,他们不仅会失去一项收入来源,还可能遭来灾祸。

        “哪座山,哪个位置?”胖大婶不死心,继续问。

        “就是山上。”

        见这小孩守口如瓶的样子,胖大婶撇撇嘴。不说就算了。也许是凑巧吧,她以前还从未见到如此品相的菌子。

        然后,过了近十日。她又在集市上看到了这一家四口来卖菌子。菌子的个头、形状依然好的让人直流口水。

        那漂亮小童还是不肯说出菌子由来。胖大婶想,不说就不说吧,只要自己盯紧了这家人,就不愁买不到好的菌子。

        然而,这一家人却再也没有出现。

        收获了第二茬平菇后。容景的菌子种植之路遭遇挫折。有两个草垛子虽然也长出了小平菇,但却很小,一直长不大。

        这样的品相,无疑是卖不出去的。

        “怎会如此?”一家人都很奇怪,这些蘑菇都是按同样操作种植的。

        一阵冷风吹过,容景打了个喷嚏。

        “我明白了。”她说,“天冷了,蘑菇不会长了。”

        她想起来了,前世看到的资料里提到,蘑菇的适宜生长温度是二十度左右,现在已是初冬时分,天气寒冷,地窖虽然相对外面温暖,但也堪堪只在十度以上。蘑菇感受到了冬意,自然倦怠着不肯长大。

        “等来年吧。”她平静道。

        “不错。”容泽赞同道,“君子遵其时。再过段时间就是春节,今年我们好好过个年。”

        容景点点头,这是她穿越来的第一个年,也是两世以来一家人整整齐齐过的第一个年。

        腊月初,一家人就去了锦州城的集市,置办了几身冬日里的棉衣和棉鞋。往年他们没新衣服穿,在旧衣服上缝补了一层又一层,里面的棉花硬成一坨一坨,时不时可见黑色斑点,难以保暖不说,还散发着浓烈霉味。至于鞋子,更是脚底都磨破,脚丫子露出来,被冻的通红,上面还长满青紫色冻疮。

        容泽又打了几床崭新的厚实棉被。并找匠人做了几个汤婆子,将木炭放入其中,揣在怀里或是垫在脚下,只觉得浑身上下都暖烘烘的。容景还好,毕竟前世各种电暖器、电热毯用惯了,但容婷和容娟这两个穷孩子当场就哭了,她们从未感受过如此暖和的冬天。

        看着孩子们,容泽有些心痛,他咬牙连赶了几天的话本稿子,又去买了个碳炉子,给孩子们烤火。老屋已经被修葺一新,再没有了冷风顺着屋顶破窗吹入,一家人守在火炉边:容景温书,容泽写话本,容婷绣花,容娟活动筋骨……

        岁月温暖、美好。

        临近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又去了趟锦州城集市,采购食材调料等。

        他们从张屠户家借了辆牛车,容娟一边将采购的物资放在牛车上,一边满眼放光的报道:

        “十斤猪肉、十斤牛肉、二十斤青菜、五条腊肉、五条香肠,五斤大米,五斤面粉,一斤盐、一斤白糖……”

        将整整一车堆的满满当当,光是看着就让人非常激动。

        容泽见状有些恍惚。

        曾几何时,他的祖父还在,钟鸣鼎食的容家还没有倾覆,他还是那个受尽宠爱的容家嫡孙。每逢过年,管事总是会报出一长串采购清单,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宽广的院落中,透出浓浓的新年意味。

        他曾以为,这一幕再也不会出现了……

        看着围在牛车边叽叽喳喳兴奋不已的小女儿,容泽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他知道,要是没有小女儿提出代兄科考,要是没有小女儿想到写话本子、种蘑菇的办法,要是没有小女儿使计扳倒赵秀。只怕他早已死在了徭役中,婷儿被赵家折磨而死,娟儿和小女儿也……

        因为小女儿,生活再次有了希望。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54299351_1593764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