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皇权医妃被迫营业 > 第一六七章(人才)

第一六七章(人才)


宫内所有宫人都有条不紊的执行着各自安排好的任务,一点也没有乱,万寿宴是要接连举办三日的,重头在第二日。

第一日的主要是番邦的使臣的敬献,来使的番邦富临嫣从云厉那儿得知有近百个国家,而从海外而来的使臣也不少,虽然只有四五个,但是却是整整的一船员,全都是海外使臣。

寿宴当日,依着各国强盛情况而依次进来,在九州大地上,如今最为强盛的国家,当属云国,云国怎么安排的,其他使臣便是有意见,那也只能忍着。

连着三日的寿宴,富临嫣是累惨了,萧贵妃也不轻松,云皇在寿宴的第三日上,当众宣布了退位,禅位于云厉。

这种事情在云国史上还属头一糟,泱泱大国的风范,简直是达到了极致,让海内外的番邦使臣对云国的崇敬,又达到了另一高度。

云皇退位后,紧接着第二年便是云厉的登基,云厉早就已经打算好了要同富临嫣共享此时,因此在登基这一天,同时进行了皇后的册封。

这一登基便是大赦天下,便是五皇子也因此恢复了皇家子嗣的身份,虽不能再做亲王,做个郡王也很不错了。

而平瑶郡主直接是升为了平瑶长公主,跟着云厉的那一拨人马,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封赏,红府的老夫人心意动,想让红彧天出仕,但是红彧天拒绝了,说了要等侄子能担起家业,便是要等他。

红彧天如今打理着自家的产业,还有部分皇帝的私产,云厉要用寒门,抵抗世家,自然在他登基的当年就开恩科,因此原本今年没有科举考试的人,运气好,遇上了,而且加之书本的便宜,已经有许多的农家子弟,能买得起书了。

云厉登基第一年的科举,中榜人数只有一百人,比云皇开恩科时录取得少,因为这次云厉开的这个恩科,却不同于以往。

重点录取的人也是属于偏科人员,而正经读四书五经出来考明经科的这三十人,那绝对称得上是人中之人。

因着这一录取人数最多的要属文轩书院,因此众人都觉得不公,那些自认为自己读书非常厉害,而又未中的人,便开始招集其他人抨击皇后开设的这个书院中存在舞弊。

否则,为何百分之八十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文轩书院录取的,这录取的名额也太多了些吧,中了有八十人。

明经科的三十人中,有二十几人都是从文轩书院出来,而其他的人更甚。

云厉哪里受得了有人说富临嫣的不是,便让人将这上榜的一百人考试试卷都誊抄一遍,张贴了出来。

此次说了开恩科意在农桑和商科上面,因此针对性考试的试卷基本上是不透露出来的,但是富临嫣因此,就开设了一个叫京报的东西,上面便对此次考试的试题进行了公布,众人在看过之后,便知道为何那些文轩书院的学子为何能出类拔萃了。

想进文轩书院的人非常之多,又得知文轩书院院长是李太傅,所以登门李府的人简直络绎不绝,李老太傅是知道皇后开设书院的意图的。

便都统一回复,书院要进都可以,但是书院中所有的规矩每人都必须守着,并不会因为身份高而就有所不同,让种田得种田,让挑水得挑水,让插秧得插秧,身边没有小厮丫鬟,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做,便是连最基本的吃了饭,碗都必须得自己洗。

将书院中所有的细则都贴出来之后,很多世家子弟是不相信,富临嫣也是考虑到要增加人的,所以书院的当初在使用之后,便陆续在往山坡顶上扩展,如今再装纳下个一两千人不成问题。

所以这些人要入学可以,考试之后,便为根据考试的情况,而对学子进行分科,让其在自已特长的方向学习。

京郊的农家子弟上过几年私塾的,也都过来报名参加了。

好嘛,此次录取的人数多,相对的夫子的人数就少了,很简单,云厉已经为帝,朝中大臣如此之多,每日下职也早,而且早朝并不是所有大臣都需要的。

因此,便给这些手握实权的大臣,每人都安排上了课表,  哪日是哪个大臣,或者是哪几个大臣,上什么样的科目,那都是写在了纸上。

京中将军也是如此,相当于是杀鸡用了牛刀,因此在整个文轩书院中,刚入学的世家子弟还想着依自己身份而想做点什么事情,在这书院中完全行不通。

而且这些夫子随便丢一个出来,不是什么大家,就是一个二品或三品官员,最低也是个五品官员,而这此子弟,谁敢再仗着身份行事。

要知道,皇后时不时的还会到书院来视查一翻,谁敢乱来。

等到农忙时节,便可见着这一两千号的人学子,跟着书院聘请的老把式们,学着插秧,插得不好的,还得重来,每人都分了一块区域。

要知道,云厉当时整个山坡连同山下的田地那可是都买下来,这些个从来没有做过事情的世家子弟,如今不得不自己洗碗,自己洗衣,还得下地,简直后悔不已。

随便在外书院读不好吗?有人伺候,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做,来这里简直就是受罪的,想要退学,好嘛,在开学录取的时候,每人签订的文书那可是经过了衙门的。

想退都退不了,至少得在这里学一年,好在文轩书院在吃食上面,非常的让人欲罢不已,那吃食就是京都之最。

这些学子刚入学不久,就遇到了农忙,上午上完课业,下午就忙着下地,午间有会儿休息时间,完全没有时间想其他什么事情,到了晚间,学堂还要统一进行温课,在各自己的教室当中,点着蜡烛,将屋内照得明亮。

如此忙碌又充实的生活,一个月过去,每个人都发生着质的变化,特别是跟着曾经的四大纨绔中的未考科举的三人,来了这里之后,简直就是回炉重造了一翻。

当然也有改不过来,在学堂中装的,好容易混到一个月了,回家可以休息两日,然后就开始向家中诉苦,书院的各种不是人,让他们干农活,让他们做些下等人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好好的读书。

这一听,府中的老夫人哪里还舍得,这一户是秘书监元家的公子,元裴从小就被这位老夫人给娇惯着,元大人回府之后听了这事情,当即便拿了家法,伺候这元公子。

“你干什么?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娘亲,你要打我孙子,就先打我。”元老夫人哪里舍得。

“娘!你可知道,想进皇后娘娘文轩书院的人有多少,他能进去,是他的造化,而且我也在书院担任夫子,能不知道书院的情况?哪里有这混小子说得这般辛苦?娘娘此举乃是大善,不让他们体验百姓的苦,就只会仗势欺人,如今陛下年少有为,是要大展鸿图,他如今不想着好好的搞好同窗关系,待日后了,这书院中走出去的,便都是云国的支柱,如此好的条件,还想要做什么?”

元大人仔细的分析着,陛下制定下来的目标,非常之清晰可见,而且正向此方向走着,如今正是大好时机,要是等明年,他们京中的子弟那是想进也进不了。

陛下要抵御世家,便要启用寒门,开设的书院已见成效,陛下已经下了令,让各州府开办公学,且设置的科目同文轩书院一般,收的费好一样。

就是为了让寒门能上得起学,如今书本费一应降低,而书院还给各寒门子弟设置了金额不匪的奖学金,去年那十位拿了奖学金的寒门子弟,那可是风光到顶啊。

加之又因今年科举出仕了,简直就是扶摇直上了。

元老夫人听了这话之后,想了想,她儿子说得对,如今不搞好,难道让她这孙子坐吃山空?

元老夫人不阻止之后,这元大公子在府中便没了倚仗,想请假一日都不行,请假得说明具体原因。

如果是病了,那就得拿大夫的诊断书,要知道文轩学院可是开设了医学科的,随便一张诊断书很容易就知道是做假。

而且书院规定如非起不了床,便是断腿了也得上课,因为书院中医学生也多,更懂得怎么照顾病人,所以那些个想以病为借口的世家子弟,不敢用这借口。

自古敬孝是被推崇,就有左金吾卫大将军孙家的公子,以太夫人病重为由,要在家中给太夫人伺疾,此事书院自然是要同意的。

然而还不待孙公子高兴半日,上午得了这通知,下午文轩书院便派了人以书院的名义去到了左金吾卫家中看望太夫人。

然后这事情就穿帮了,这孙公子居然假借此事,逃学了?

孙大人那可是气得脸红不说,感觉面子里子都被丢尽了,立马让人去找,回来便是一通毒打,第二日还要带伤上学。

不可谓不痛,从此以后,便再没有人敢乱请假了,而寒门子弟请假的,个个将事情的原由写得非常清楚,书院酌情处理自然是会允许的,还要强调不要将课业落下了。

书院的风气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进行,不喜欢读书的,喜搞研究的也有去处。

每个人都在学院中找到了自己喜爱的那一项,并且深入的研究,农桑科的学子经常在田间地头学习,并且知道何谓嫁接技术,何谓培育,并且认识的农作物也增长了不少。

五年之后,这一两千人中,绝大多数都出仕了,并且参与到了云国的各行各业当中,发展异常迅速,另外还有一部分留下来任教学的。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62407517_7443227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